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校招生 > 文章正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校概况与热点问题解答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武汉科技大学 2008-5-19 9:33:00

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文、管、医、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由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于1898年的湖北工艺学堂,迄今已有110年。
 学校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现设置有15个举办本科教育的学院(不含独立学院),49个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06年全国高校学科排名中,有2个一级学科跻身前10名,9个一级学科进入前50名。学校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现已形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5万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学术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715人(另有直属附属医院职工95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9人,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近1100人,任职于国际学术组织的专家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人,全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3人,“霍英东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湖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6人以及“楚天学者成就奖”获得者1人。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装配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校园总面积2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275.09万册,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1亿元。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拥有研究所32个、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1所和非直属附属医院3所。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8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8个。坐落于武昌黄家湖畔的新校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自2005年起,新生全部入驻黄家湖校区。
 学校科研实力强劲。近三年,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863”、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及省级项目30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3.56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4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46篇。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的大学(成果专利)排行榜中,2005年度学校授权专利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59位。学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与武钢、邯钢、涟钢、湘钢、柳钢等八家大型企业集团和湖北省十堰市等市州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成立了钢铁新技术研究院、联合申办了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承担了“鄂西典型高磷赤铁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等部省会商重大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高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了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建立了完整的课堂教学、科学试验、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教育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培养成果也十分令人瞩目:学生的课外科技成果在国际、国内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大奖,学校“攀登者机器人足球队”在2006年德国举行的第11届与2007年美国举行的第12届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FIRA仿真11:11项目比赛中两次荣获世界冠军,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创业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多次获得金奖(特等或一等奖), 还有学生在由美国航模产品公司举行的世界级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学校女子篮球多次获得CUBA以及全国大运会冠军,现役国家女篮队长及部分主力队员是我校在读学生。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美、英、日、德、加、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了一大批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和科研合作,与合作高校互派留学生,学校还设立了专门负责学生出国留学的教育培训机构。
 百余年来,学校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人才12万余人,他们已成为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里的骨干和栋梁,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各类技术专家与学者、中央委员、省市党政领导、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等。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实行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学校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人事局建立了人才合作战略伙伴关系,与东南沿海一带及部分经济发达的内地城市的用人单位建立了就业实践联盟关系,近几年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就业,上海宝钢、深圳富士康、武钢集团等4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一直坚持到我校举行专场招聘会或参加我校举行的综合双选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1%以上,位居湖北省高校的前列,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就业信息化建设试点院校。
 百余年的风雨与磨砺,百余年的成就与辉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优良传统,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努力把武汉科技大学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使之成为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答考生问Frequently-asked Questions

问:你校本科生今年招生的总体情况如何?
答:2008年我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850名,招生类别有:普通文理科及艺术类(美术类)考生、国防生、高水平运动员与艺术特长生(仅面向湖北招生)。

问:你校各种招生类别分属哪一个批次录取?
答:我校普通文理科今年除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陕西、黑龙江6个省(市)在第二批录取外,其余全部在第一批录取;国防生在提前批录取;艺术类专业也在提前批(或艺术类专用批次)录取;艺术特长生与高水平运动员在湖北省普通文理科同批次录取。

问:你校的教育培养模式是怎样的?
答: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高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了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建立了完整的课堂教学、科学试验、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教育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培养成果也十分令人瞩目:学生的课外科技成果在国际、国内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大奖,学校“攀登者机器人足球队”在2006年德国举行的第11届与2007年美国举行的第12届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FIRA仿真11:11项目比赛中两次荣获世界冠军,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创业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多次获得金奖(特等或一等奖), 还有学生在由美国航模产品公司举行的世界级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学校女子篮球多次获得CUBA以及全国大运会冠军,现役国家女篮队长及部分主力队员是我校在读学生。

问:你校的科研实力如何?
答:学校科研实力强劲。近三年,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863”、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及省级项目30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3.56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4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46篇。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的大学(成果专利)排行榜中,2005年度学校授权专利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59位。学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与武钢、邯钢、涟钢、湘钢、柳钢等八家大型企业集团和湖北省十堰市等市州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成立了钢铁新技术研究院、联合申办了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承担了“鄂西典型高磷赤铁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等部省会商重大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

问:你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如何?
答:我校先后与美、日、德、法、加、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聘请了一大批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和科研合作,与合作高校互派留学生,学校还设立了专门负责学生出国留学的教育培训机构。

问:你校对努力学习的学生有哪些奖励与资助措施?
答:学校为鼓励学生勤奋向上,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建立了完善的奖励资助体系,主要有: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与省政府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奖学金(如宝钢奖学金、濮耐奖学金暨特困基金、北京首安奖学金等)、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困难补助(临时性)以及各学院设立的爱心基金。具体评奖按照《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奖学金评定实施暂行办法》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问:学生能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答:凡被我校录取的特困学生,学校协助向有关金融机构申请学费、生活费方面的国家助学贷款。

问:你校是否开办第二专业学士学位班和双学位班?
答:在校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修读同一学科门类的第二专业,也可以修读其他学科门类的专业。

问:新生进校后是否可以调换专业?
答:新生进校就读一学期后,根据本人意愿结合个人特长,经本人申请、学校考试(考核)并审批后,按照一定比例的人数进行调换。

问:你校学生住宿情况如何?
答:学生入住标准化学生公寓,所有学生宿舍均装有201卡电话,宿舍可接通校园网。标准化公寓住宿费标准为1200元/人•年。

问:你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百余年来,学校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人才12万余人,他们已成为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里的骨干和栋梁,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各类技术专家与学者、中央委员、省市党政领导、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等。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实行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学校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人事局建立了人才合作战略伙伴关系,与东南沿海一带及部分经济发达的内地城市的用人单位建立了就业实践联盟关系,近几年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就业,上海宝钢、深圳富士康、武钢集团等4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一直坚持到我校举行专场招聘会或参加我校举行的综合双选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1%以上,位居湖北省高校的前列,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就业信息化建设试点院校。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